0912-3625222
<旧网站>
煤炭人的豪气与怨气
发布者:yljsy发布时间:2014-04-26 09:42:05来源:本站阅读:2447
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煤炭正处在“黄金十年”的拐点上。经历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平稳运行、效益大幅下降的起伏,煤炭人既有激情燃烧的豪气,也有着难以言说的怨气。作为在煤炭行业学习、工作了50年的老煤炭人,我深切了解他们的荣辱悲欢、酸甜苦辣。于是,我决定将他们的真实感受写出来,让大众能了解他们,关心他们,敬重他们。

煤炭人的豪气与怨气

豪气

(一) 挖掘黑金——光荣的使命

地球赋予了人类各种资源,煤炭的发现代替了几千年的薪柴,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伴随着化石能源的使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是18世纪以来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有力地支撑着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65年来,我国生产的620亿吨煤炭流向祖国各地,支援着祖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繁荣发展。据测算,1吨原煤可以创造4000元社会财富,煤炭生产利用对国民经济总量和增量的贡献率达到15%和18%。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煤炭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可以说,作为煤炭人,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的事业感到自豪和荣耀!

(二) 崇高荣誉——特别能战斗

煤炭工业的发展伴随着和见证着共和国的建立和成长。历经艰难困苦,煤炭人形成了丰富的精神内涵。他们不屈不挠、不怕流血、勇于斗争,毛主席赞扬他们“特别能战斗”;他们海纳百川、不拘地域、不拘民族,形成了特别能包容的胸怀;在旧貌换新颜的新中国,他们艰苦奋斗、不畏灾难、不断创新,形成了特别能奉献的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了马六孩、刘九学、丁百元、熊德霖、张万福、李满仓、杜学然、侯占友、赵国峰等一代又一代全国闻名的矿山英模,和与共和国同步走来的同煤集团、近代煤炭工业源头的开滦集团、创立石圪节精神的潞安集团、作为改革开放一面旗帜的兖矿集团、代表中国煤炭发展方向的神华集团等先进群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煤炭精神已经发展成为整个工业战线的革命精神。

(三) 巨大贡献——能源的保障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为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提供了70%的原料或燃料,每生产1度电、1吨钢、1吨水泥、1吨合成氨需要消耗320克、0.6吨、0.13吨、1.2吨标准煤。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36.8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有效保障了国家能源的稳定供应。我国煤炭资源总量5.9万亿吨,占一次能源资源总量的94%,而石油、天然气资源仅占6%,且其增产难度大,对外依存度约为58%和30%。预计到202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率仍将占60%左右。因此,在较长时期内,煤炭在我国能源供应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难以替代。

(四) 科技创新——骄人的跨越

改革开放以来,煤炭行业科技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在资源勘探方面,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地质钻探技术、井下雷达技术、瞬变电磁法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资源探明程度,增加了远景储量;在矿井建设方面,三维设计、远程审图、钻井、冻结和注浆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论是成井深度、井筒直径,还是建井速度均位居世界第一;在煤矿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产煤技术方面,国产大功率采煤机达到2500千瓦,液压支架采高达到7米、工作阻力达到1680吨,均为世界之最;在选矿技术方面,年产400万吨洗选设备实现自给,大型重介质悬流器、加压过滤机等实现了国产化。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国有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由1978年的33%提高到现在的95%,原煤工效由每工0.93吨提高到5.8吨。可以说,煤炭人不仅在设计、施工、生产和管理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且通过自主创新,率先走出了一条科技引领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

(五) 无名英雄——“火柴”精神

我国的煤炭开采,90%以上属井工开采,开采深度平均在400米以上。井下生产条件特殊,时常会受到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因矿难死亡人数超过3万人,每年新增许多尘肺病患者。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用其劳动、用其汗水、用其鲜血甚至生命将远古形成的燃料托举到地面,奉献给现代的人类社会,铸造起当代的文明。当井下出现险情时,“老矿工”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年轻人好日子还长着呢,这危险活儿让我干”。面对着艰难险恶,没有一个矿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退缩,即使面对2008年雨雪冰冻、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当祖国每一次发出号召“需要煤炭”时,全国各地煤炭人都会争先恐后、昼夜奋战。他们就是这样一群豪气冲天,在与自然界斗争最前线的勇士、英雄,“扛着为国献煤”的红旗,用自己的“火柴”精神照亮新中国实现中国梦的光辉足迹和伟大征程。

怨气

(一) 暴利行业——难言的苦楚

10多年前,煤炭供需从紧的趋势将煤炭引入了卖方市场,煤炭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对象,非煤行业开始大力投资煤矿,民间资本也纷纷进入煤炭经营领域。新闻媒体频频曝光的真假难辨的所谓煤老板团购豪车、集体炒房、儿女嫁娶等炫富现象,一度导致煤炭行业暴利的假象。当然,煤炭价格上涨确实让一些小煤矿和煤炭销售商短期内积累了财富,但这是在一些小煤窑破坏资源、破坏生态环境、减少安全投入和偷税漏税的情况下取得的,这些人绝不是煤炭人的代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对煤炭产品实行低价政策。1992年国家放开煤价的同时,又对电煤实行政府指导价,煤炭价格实际上是放而不开。煤炭价格之所以会在10多年前出现恢复性上涨,除了市场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力拉动外,开采成本的增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准入门槛的提高,煤炭的税费成本、环保成本、发展成本和退出成本也在增加。据统计,煤炭企业承担的各类税费占营业收入的35.04%,煤炭行业税费负担沉重的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国有煤矿企业还承担着大量的办社会职能。默默耕耘在煤矿一线的普通职工虽然收入有所增加,但与其付出的劳动仍然不成正比,比如采掘工人每天井下工作约为11小时,平均每班在井下巷道走路超过4公里,在潮湿、高温,充斥着煤尘、噪声的恶劣环境下辛苦作业,这些有多少人真正知道?又有多少人为他们的高付出和低收入奔走呼号?

(二) 大气污染——夸大的责任

雾霾和PM2.5成为民众当下关注的关键词,煤炭成为千夫所指的罪魁祸首。大气污染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雾霾的形成有复杂的原因” 。至今雾霾的构成与成因还没有权威的解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城里“家家生火,户户冒烟”,并未有雾霾形成之说。显然,将雾霾的出现原因首归煤炭并不客观。当然,煤炭人一定要认清自己的责任,切实担负起洁净生产、生产洁净(煤)的责任,实现“采煤不见煤、用水不排水、排矸不提矸、出煤不烧煤”的绿色开采,同全社会一起,将治理环境污染的担子挑起来。但如果将污染的责任首推到煤炭人头上,显然是夸大责任。

(三) 安全事故——恻隐的疼痛

近年来,我国每发生一起矿难,都会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对矿难的深入报道,使煤炭开采这一高危行业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针对安全基础条件差、非法开采或违规操作的小煤矿开展了煤矿瓦斯治理、整顿关闭和淘汰落后产能等专项整治行动,煤矿数量从1994年的7.5万处减少到2013年的1.2万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渐趋于好转。从纵向对比来看,安全事故总量和死亡人数从2002年的4344起、6995人下降到2013年的604起、1067人;从横向对比来看,煤炭并不是伤亡人数最多的行业,比如近年来道路交通事故每年伤亡人数都超过20万人。但是,由于煤矿生产环境的特殊性、多变性和不可知性,发生事故的概率仍然较高,煤矿安全事故将始终是煤炭人的心患。

(四) 地表下沉——无止的担当

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矿区生态产生影响。据调查,2010年我国采出1万吨煤炭,地表沉陷面积约为4亩,按照当年我国煤炭年产量32.4亿吨计算,就有近130万亩土地遭到破坏。为避免地表沉陷造成房屋建筑、农田、水资源和道路等设施的破坏,大部分矿区实施了井下充填、地表土地复垦和立体开发、植被绿化等措施,沉陷土地复垦率已经超过65%。

根据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由于土地塌陷治理涉及矿产、土地、农业等多个地方管理部门,煤矿往往要按照几倍的补偿标准对塌陷区农民个体和集体予以补偿,还要担负太多的社会责任。比如,很多煤矿根据地方政府需要,将沉陷区搬迁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结合,打造村庄搬迁安置示范工程,同时,还要修缮道路、支持教育、建设公园、设立敬老院等。可以说,煤矿严格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却没有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享受到回报社会带来的红利。

建议

(一) 戒骄戒躁——开启远航的征程

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有赖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稳定发展。煤炭人要立足现有骄人的业绩,既要看到国家对煤炭资源的开发布局和物质投入,也要认识到下游产业对煤炭工业的协同与配合。企业发展存在“三个依存关系”。一是企业对国家的依存,没有国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再好的企业也很难成长壮大;二是职工对企业的依存,没有企业的经营效益,职工的衣食住行将成为无源之水,更谈不上个人价值的实现;三是企业对领导团队的依存,没有领导团队的科学决策,企业发展就难以得到保障。因此,煤炭企业的领导团队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以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和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指引,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精神,破除行业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从原煤生产向清洁利用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从有水快流向安全高效转变,努力打造煤炭工业发展的升级版。

(二) 无怨无悔——托起复兴的希望

煤炭人的烦恼和委屈,有些属于客观因素,但也要从自身查找原因。煤炭总量过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的问题依然严重,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型煤矿9800多处,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行业经济效益增长还主要源于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因此,要从促进资源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矿区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煤炭行业的现状和问题,营造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勇于奉献、和谐繁荣的发展环境。一是形成“控制东部、稳定中部、发展西部”的开发布局,加大行业发展布局调整力度,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二是打破所有制界限,推进煤炭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促进煤炭深加工和转化;三是坚持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健全现代煤炭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四是要在竞争中加入协调,在并行中加入联动,共同为控制总量削减过剩贡献才能。

(三) 政策引导——健康发展的保证

各级政府应客观认识煤炭行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管理体制和市场形态,理顺煤炭体制、机制,注重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营造尊重煤炭法人主体地位的氛围。尤其是主要产煤地区的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要将煤炭产业摆在战略性、基础性地位,重点解决制约煤炭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强对煤矿企业的服务和扶持,依法对煤矿企业进行监管和引导。一是加强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工业发展规划、相关涉煤行业规划与煤炭行业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科学合理,煤炭资源配置可靠,切实可行。二是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资金的安排,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社会负担重和经营困难的煤矿进行安全改造和产业升级。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和督促检查,进一步加强对煤炭产业发展的正面宣传,形成全社会理解、关心和支持煤炭产业发展的氛围。

(四) 共筑和谐——下游行业的职责

我国煤炭市场形势主要决定于下游行业的需求。在煤炭消费构成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四大行业分别占到56%、16%、13%、4.5%。煤炭的清洁利用是协调生态环保和社会效益的关键途径。因此,如何用好煤炭,如何将煤炭由作为燃料向作为原料与燃料并重过渡,如何减少单位煤耗,已成为广大煤炭用户应考虑的问题。煤炭消费用户应增强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选择低碳发展道路,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要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切实承担起淘汰落后产能的主体责任;二是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煤耗为目标,更多运用市场手段,按平均先进能效标准推行能耗强度约束和节能改造工程,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三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与地方政府做好统筹协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企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四是上下游同行,为尽快实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的六个转变而努力。

注:六个转变即实现从不完全市场向完全市场化转变,实现劳动密集型向两化融合、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煤炭产品从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实现生产、销售原煤向销售商品煤、洁净煤转变,实现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以大幅降低安全生产事故为重点向提高职业健康保障程度转变。
↑上一篇:润滑油的品质如何得到保证
↓下一篇:关于润滑油行业的分析